WFU

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

等了好久,終於等到今天

作者:梁宗榮 醫師 (高雄榮總)

 


這個月甲狀腺領域最受矚目的消息,莫過於 美國甲狀腺協會 (ATA) 在睽違 10 年後,正式發表了 新版甲狀腺癌治療指引 (ATA 2025 Guideline)

  


這本近 1000 頁 的巨作,堪稱全球甲狀腺腫瘤醫療人員的最高依循標準,勢必在未來數月於國際間引發廣泛討論與辯論。我已經忍不住將全文印成冊,方便隨時查閱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期刊 Thyroid(ATA 官方期刊)選擇了 Figure 2:Estimated Risk of Structural Recurrence 作為封面——這張圖也代表了新版指引中最重要的亮點之一。

 


📌 新版最關鍵的改變之一


過去僅有「低、中、高」三層的復發風險分層,如今進一步拆分為四層:
  • Low
  • Low-intermediate
  • Intermediate-high
  • High

同時,對於 手術切除邊緣(前/後 margin)、淋巴結負荷、以及 病理亞型(tall cell, hobnail, OTC 等) 的定義也更加精細。

以下為請 ChatGPT 整理的專業版摘要👇

  📢 ATA 2025 Guideline 更新:Estimated Risk of Structural Recurrence
(對照 2015 版變化,Figure 2 + Recommendation 28)


🔹 1. Risk 分類架構


2015 ATA:三層級
  •  Low (<10%)
  •  Intermediate (15–30%)
  •  High (>30%)

2025 ATA:改為四層級
  • Low (<10%)
  • Low-intermediate (10–15%)
  • Intermediate-high (16–30%)
  • High (>30%)

👉 中間群被細分,避免過度或不足治療。


🔹 2. Histology 與 Subtype


  • 新版獨立列出 PTC、FTC/IEFVPTC、OTC,各自提供 recurrence 分層。
  • WHO 2022/2025 更新:OTC (Oncocytic thyroid carcinoma) 自 FTC 獨立,新版 guideline 採納。
  • 2015 版僅以 PTC 為核心,FTC/Hürthle cell carcinoma 沒有明顯獨立分表。


🔹 3. Recurrence Risk 判定更細緻


  • 病理因子:vascular invasion、aggressive subtype (tall cell, hobnail 等)、margin status
  • 淋巴結:cutoff 更明確(例:pN1a >2 mm、>5 LNs)
  • 侵襲模式:minimal ETE → 新版視為 Low-intermediate,2015 對此一直有爭議


🔹 4. Recommendation 28


  • 強調整合 WHO 2022 病理定義、margin、vascular invasion 分級、LN burden
  • 新增 Low-intermediate 與 Intermediate-high,反映「灰色地帶」病人群
  • 與後續 response to therapy (R29–R31) 搭配使用


🔹 5. 臨床意涵


  • Low vs Low-intermediate:T1/T2 N0 + microscopic ETE 或少量 LN → 新版為 Low-intermediate (10–15%),追蹤可更精簡
  • Intermediate-high:多發 LN、LN <3 cm、aggressive histology → 16–30%,與 high risk 區隔,避免 overtreatment
  • Histology:FTC widely invasive / vascular invasion ≥4 vessels → high risk;OTC 因 RAI 反應差 → 高度風險獨立分類


✅ 總結


ATA 2025 將 recurrence risk 從 三層 → 四層,並納入 WHO 2022 病理分類,更精細地區分 PTC、FTC、OTC。

這樣的更新,將使 surveillance intensity 與 adjuvant therapy 的決策更加個人化,也避免所有 intermediate 病人被「一刀切」。